菑
菑
(形声。从苃,甾声。荒地,故从苃。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)
同本义
菑,不耕田也。--《说文》。按,古文从田,巛声,小篆又加草耳。不耕田者,不耕而才耕之田也。
不菑畬。--《易·无妄》。董遇注菑,反草也。”
田一岁曰菑,二岁曰新田,三岁曰畬。--《尔雅》
耕获菑畬,时时利赖其用。--明·徐光启《甘薯疏序》
又如菑畬(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);菑亩(初耕的田地)
直立而枯死的树木
其菑其翳。--《诗·大雅·皇矣》
周公之状,身如断菑。--《荀子
菑zī
⒈
菑 zi 部首 艹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菑
zāi
(2)
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火焚屋的形状。小篆从川,表水;从火。水火都是灾祸之源。本义火灾)
(3)
同本义 [fire as a disaster]
天火曰烖,从火,哉声。古文从才,籀文从巛声。--《说文》。或体灾。
大者曰灾,小者火。--《公羊传·襄公九年》
国曰灾,邑曰火。--《谷梁传·昭公九年》
火所烧灭之余曰烖,言其余物如是也。--《释名》
凡火,人火曰火,天火曰灾。--《左传·宣公十六年》
夏四月,陈灾。(陈地发生火灾。)--《